📗
it
  • 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
  • RAID
    • raid介绍
    • Dell服务器raid创建
    • MegaRAID Storage Manager
  • MSSQL
    • SQL Server 2000 安装
    • SQL Prompt 安装
    • SQL Server 高版本导入低版本
    • SqlServer 2008 r2备份到共享磁盘
    • 利用SQL Server 2008 R2创建自动备份计划
    • Sql Server 内存管理:限制最大占用内存
    • SQL Server LDF 文件清空
    • SQL Server 2008 R2 安装 SSMS
    • SQL Server 2012 AlwaysOn 集群
    • DataGrip 安装与激活
    •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日志文件收缩的方法
  • WINDOWS
    • Windows 激活
    • Windows 快捷键
    • Windows 命令大全
    • 使用WinSetupFromUSB来U盘安装windowsXP
    • 利用Diskpart 命令创建GPT分区安装Windows
    • Windows bat批处理删除指定N天前的文件
    • 让应用程序在计算机开机后延迟启动
    • 域或本地用户自动登录
    • AD域控制器需要开放的端口
    • 用脚本将客户端用户加入的Power Users组
    • Windows Server 2012 R2更新(KB2919355)
    • 域控制器组策略驱动器映射
    • Windows 电源计划管理
    • Win7 禁止修改桌面主题
    • 命令行打开启动文件夹
    • UEFI+GPT引导系统迁移更换硬盘克隆
    • chkdsk 和sfc /scannow
    • 清除所有ARP缓存
  • Tools
    • 清单列表
    • SoftEther VPN
    • Quick Ping Monitor
    • Hard Disk Sentinel Linux Edition
  • Linux
    • SecureCRT
  • 网络综合布线
    • 光纤
  • VMware
    • ESXi主机证书替换
    • VMware vSphere 许可证
  • Veeam
    • 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
    • Veeam 备份开放的端口
  • DNS&NTP
    • DNS&NTP
  • IT杂记汇总
    • IT知识汇总
    • VM安装MacOS
    • 删除Temp批处理
    • 删除指定类型文件
    • 手动命令删除指定类型文件
    • Foxmail修改邮箱数据的存储路径
    • 动态域名解析,实现外网访问内网数据库
    • VMware+Windows7+VMware Tools
  • GitHub
    • GitHub 仓库推荐命名方式
    • Hugo+GitHub Pages
    • VitePress+GitHub Pages
    • 加速访问hosts文件修改
  • ChatGPT
    • ChatGPT注册
  • 工作
    • 当前工作环境清单
  • 生活
    • 01-曾广贤文(完整版)
    • 02-《易经》八律
    • 03-菜根谭
  • 学习法
    • 学习法总结
    • 锻炼提高逻辑思维
    • 常见的24个逻辑谬误
  • 医药
    • 药性赋
  • 炒股/炒币
    • 炒股口诀
  • 文档编写规范
    • 文档编写规范
  • 易学与玄学
    • 麻衣神相
    • 看相诀窍
    • 易经
    • 紫微斗数
    • 小六壬
    • 私人命盘笔记
    • 各家庭成员住不同位置的结果
    • 倪海厦阳宅风水64卦
    • 知识点必学精华总结
  • 佛道经咒
    • 佛/道 典籍语录
    • 【基础/教义/偈子/公案/禅悟】
    • 道教经咒
      • 太上老君说月老禳婚真经
      •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 天蓬神咒
      • 阴符经
      • 太上感应篇
      • 八大神咒
      • 道法九要
      • 夫妻和合咒
      • 道学经典
    • 佛教经咒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每日一念
      • 观音灵感真言
      • 往生咒
      • 大白伞盖佛母心咒
      • 六祖坛经
    • 杂文荟萃
      • 十二姻缘
      • 性在何处
      • 十二本道教入门书籍
  • 养生
    • 养生方法汇总
  • 悟
  • 采购
    • 常用采购清单
  • 电脑装机
    • 必备软件
    • 电源
    • 配置清单
  • 杂记
    • 2K、4k显示器分辨率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这有帮助吗?

  1. 佛道经咒

杂文荟萃

(1)重阳立教十五论

(2)入药镜

内丹学的先锋

先天炁,后天炁,得之者,常似醉。

日有合,月有合,穷戊己,定庚甲。

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

调巽风,运坤火,入黄房,成至宝。

水怕干,火怕寒,差毫发,不成丹。

铅龙升,汞虎降,驱二物,勿纵放。

产在坤,种在乾,但至诚,法自然。

盗天地,夺造化,攒五行,会八卦。

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汞不老。

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验。

是性命,非神气,水乡铅,只一味,

归根窍,复命根,贯尾闾,通泥丸。

真橐籥,真鼎炉,无中有,有中无。

托黄婆,媒姹女,轻轻地,默默举。

一日内,十二辰,意所到,皆可为。

饮刀圭,窥天巧,辨朔望,知昏晓。

识浮沉,明主客,要聚会,莫间隔。

采药时,调火功,受气吉,防成凶。

火候足,莫伤丹,天地灵,造化悭。

初结胎,看本命,终脱胎,看四正。

密密行,句句应。

(3)一念一世界(真实)

(4)德是什么

德是人间富贵根,道在五德之上,成仙得道,须先修德,德从心修,无为而求,内修清静,寡欲无争,外修天道,真气除煞。坐立不忘我道,出入皆抱善心。忠孝济世首身,节俭利人清修。古今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道士在生活上经济上都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视抛家弃子而出家为罪过,是逃避责任。以慈、俭、让三字为指导,品行端正,致虚守静,不易被物欲所迷惑,修心养性,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为人谦虚温和但不软弱,抱元守一头脑灵活,大多道士学习武术兼修医术,度己度人,每天研习《玄门早晚课》、《道德经》、《庄经》等道教典籍,文学素养及个人涵养都是相当出色。我承认道门中人确实有些心术不正、拜金之徒,但世间此类鼠辈亦不在少数,指责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不要抬起手抽自己嘴巴。道心可御人心,人心可化道心,道心至虚,人心至实,道心至公,人心至私,人心有假而多变,道心至真而唯一。 太平道从追求“太平”的社会理想出发,将德“主养”的观点推广到社会政治领域,认为“地以德治,故忍辱;人以和治,故进退多便”,“以德治者,进退两度也”。并且将“德治”列为帮助帝王之治的“十法”的第四法,仅次于“元气冶、自然治、道治”。 《太平经》认为“德”和“刑”相对立。君子的服人依靠的是“道”与“德”,欲得天地之心的,也要行“道”与“德”,至于行“严畏智诈”之术,只能收服那些言行无状的小人。《太平经》还将德“主养”的观点推广到个人的修养上,批评“人不力学德,名为无德之人”,无德之人必“好害伤”,因此,是“凶败之符”,是“最劣弱困穷小人之名字”。这种人是“天不爱,地不喜,人不欲亲近之”,他们“为王者致害,为君子致灾,鬼神承天教,不久与为治”。五斗米道的《老子想尔注》中,亦有多处对于“德”的阐述。注“玄德”为“玄,天也。常法道行如此,欲令人法也”;注“常德”为“道德常在”,可见,五斗米道是主张“道德一体”的,“德”就是“道德”的意思。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教义着重在宇宙观、社会观和神仙观方面的建设。《西升经》就是以体用关系阐述“道”和“德”的关系的,称“道以无为上,德以仁为主”。刘仁会注解说:“宥物于无者,道也;仁物之性者,德也”。“德”也就是“道”体现于“物”之中的属性——“仁”。唐代李荣注解说:“道既虚无,德亦神妙。虚无神梦,毕竟清静。而人若能虚心无身,自然归道;抱神守妙,自然归德也。”又注称:“圣人无心,不起贪欲,道在于己,德止于身,故曰:留也。用道,则道流遐迩;怀德,则德被幽明,既为人之所归,亦为鬼神之所伏从也。”因此,人能归道,也就归德。德是人的精神的根本,办使鬼神降伏。但是,同期的江南一带的道教却大多从一般的“道德”观念阐述“德”。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要求个人“积善阴德”,这个“德”解释为“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灾”,而治国之君以及忠臣辅佐则应修道德;使“道普德溢”,至于太平。唐代,道教教义体系逐渐充实完备。吴筠在《玄纲论》中称:“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吴筠认为:“德者,何也?天地所禀,阴阳所资,经以五行,纬以四时,牧之以君,训之以师,幽明动植,咸畅其宜。泽流无穷,群生不知谢其功;惠加无极,百姓不知赖其力,此之谓德也。”这就将天地阴阳幽明的一切生成物都视为“德”成之物,包括“灵仙、鬼神”。唐宋以后,道教教义着重探讨人的问题。宋徽宗注《西升经》有《序》称:“万物莫不由之之谓道,道之在我之谓德。道德,人所固有也。”这就将“道”和“德”视为人所共有的禀赋。古时,“德”和“得”相通,因此,混然子王道渊认为:“德者,得也,心之所蓄,性之混融,开物成务之理也。”一些有“上德”的圣人,“未尝显己之有德,藏身潜迹,抱朴含光,专气致柔,如婴儿也”,而“下德”的贤人,“执著其事,唯于世情,是非得失之物,理论扬于己德,以被聪明所蔽”。因此,有德之人,就应该“含养德性,纯纯朴朴,则比如赤子也,赤子如初生婴儿也”。认为:“太上以此喻修真之士,心切切矣。 唐代内丹家们多将“道”和个人的内丹修炼相结合,认为“道”与“生”的结合就是“德”。司马承祯说过:“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又称:“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言长久者,得道之质也。”因此,“大人含光藏晖,以期全备,凝神宝气,学道无心,神与道合,谓之得道”。清代道士、著名的内丹家柳华阳则称:“道者德之用,德者道之体,人能明乎其德,而天性自现,体乎其道,而冲和自运,是之谓寂然不动,感而遂能也。”又称:“古圣云:德者,性能中求之耳。夫德非道则无著,道非德则无主。道外觅德,其德远矣;培德体道,其功切矣。”柳华阳在内修实践中曾经以“道德体用观”指导其内修实践。另一些内丹家则从内修角度认识和解释《道德经》,将内修理论置于道教教义系统之下。清代道士、著名内丹家刘一明在《修真九要》中,强调内丹修炼必须“积德修行”,认为“德”就是“恤老怜贫,惜孤悯寡,施药舍茶,修桥补路,扶危救困,轻财重义,广行方便”,称“道者,为己之事;德者,为人之事。修道有尽而积德无穷”,感叹“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师传成仙之事。不积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刘一明在《修真辩难》中,对“上德下德”则完全从内丹学的角度来解释。他认为:“先天全,则为上德;先天亏,则为下德。”所谓“先天全”,就是“体全德备,乾阳未伤之人”,就是“未伤先天之阳”。所谓“先天亏”,就是“先天已散,五行各分,四象不和,诸般宝物皆失”。刘一明还批评了当时某些内丹家的谬指,即称“精漏者为下德,精全者为上德”。由此可见,在内丹家的修炼理论系统中,“德”已经衍化为“精”和“先天之阳”的同义语了。

上一页六祖坛经下一页十二姻缘

最后更新于7个月前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