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 C++学习指南
  • 第一章 基础入门
    • 1 C++初识
      • 1.1 Visual Studio 下载及安装
      • 1.2 第一个C++程序
      • 1.3 注释
      • 1.4 变量
      • 1.5 常量
      • 1.6 关键字
      • 1.7 标识符命名规则
  • 2 数据类型
    • 2.1 整型
    • 2.2 sizeof关键字
    • 2.3 实型(浮点型)
    • 2.4 字符型
    • 2.5 转义字符
    • 2.6 字符串型
    • 2.7 布尔类型 bool
    • 2.8 数据的输入
  • 3 运算符
    • 3.1 算术运算符
    • 3.2 赋值运算符
    • 3.3 比较运算符
    • 3.4 逻辑运算符
  • 4 程序流程结构
    • 4.1 选择结构
    • 4.2 循环结构
    • 4.3 跳转语句
  • 5 数组
    • 5.1 概述
    • 5.2 一维数组
    • 5.3 二维数组
  • 6 函数
    • 6.1 概述
    • 6.2 函数的定义
    • 6.3 函数的调用
    • 6.4 值传递
    • 6.5 函数的常见样式
    • 6.6 函数的声明
    • 6.7 函数的分文件编写
  • 7 指针
    • 7.1 指针的基本概念
    • 7.2 指针变量的定义和使用
    • 7.3 指针所占内存空间
    • 7.4 空指针和野指针
    • 7.5 const修饰指针
    • 7.6 指针和数组
    • 7.7 指针和函数
    • 7.8 指针、数组、函数
  • 8 结构体
    • 8.1 结构体基本概念
    • 8.2 结构体定义和使用
    • 8.3 结构体数组
    • 8.4 结构体指针
    • 8.5 结构体嵌套结构体
    • 8.6 结构体做函数参数
    • 8.7 结构体中const使用场景
    • 8.8 结构体案例
  • 第二章 核心编程
    • 9 内存分区模型
      • 9.1 程序运行前
      • 9.2 程序运行后
      • 9.3 new操作符
    • 10 引用
      • 10.1 引用的基本使用
      • 10.2 引用的注意事项
      • 10.3 引用做函数参数
      • 10.4 引用做函数返回值
      • 10.5 引用的本质
      • 10.6 常量的引用
    • 11 函数提高
      • 11.1 函数默认参数
      • 11.2 函数占位参数
      • 11.3 函数重载
    • 12 类和对象
      • 12.1 封装
      • 12.2 对象的初始化和清理
      • 12.3 C++对象模型和this指针
      • 12.4 友元
      • 12.5 运算符重载
      • 12.6 继承
      • 12.7 多态
    • 13 文件操作
      • 13.1 文本文件
      • 13.2 二进制文件
  • 第三章 提高编程
    • 14 模板
      • 14.1 模板的概念
      • 14.2 函数模板
      • 14.3 类模板
    • 15 STL初识
      • 15.1 STL的诞生
      • 15.2 STL基本概念
      • 15.3 STL六大组件
      • 15.4 STL中容器、算法、迭代器
      • 15.5 容器算法迭代器初识
    • 16 STL常用容器
      • 16.1 string容器
      • 16.2 vector容器
      • 16.3 deque容器
      • 16.4 评委打分案例
      • 16.5 stack容器
      • 16.6 queue容器
      • 16.7 list容器
      • 16.8 set/multiset容器
      • 16.9 map/multimap容器
      • 16.10 员工分组案例
    • 17 STL函数对象
      • 17.1 函数对象
      • 17.2 谓词
      • 17.3 内建函数对象
    • 18 STL常用算法
      • 18.1 常用遍历算法
      • 18.2 常用查找算法
      • 18.3 常用排序算法
      • 18.4 常用拷贝和替换算法
      • 18.5 常用集合算法
      • 18.6 常用算法生成算法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这有帮助吗?

  1. 8 结构体

8.8 结构体案例

案例1

案例描述:

学校正在做毕设项目,每名老师带领5个学生,总共有3名老师,需求如下

设计学生和老师的结构体,其中在老师的结构体中,有老师姓名和一个存放5名学生的数组作为成员

学生的成员有姓名、考试分数,创建数组存放3名老师,通过函数给每个老师及所带的学生赋值

最终打印出老师数据以及老师所带的学生数据。

示例:

struct Student
{
	string name;
	int score;
};
struct Teacher
{
	string name;
	Student sArray[5];
};

void allocateSpace(Teacher tArray[] , int len)
{
	string tName = "教师";
	string sName = "学生";
	string nameSeed = "ABCDE";
	for (int i = 0; i < len; i++)
	{
		tArray[i].name = tName + nameSeed[i];
		
		for (int j = 0; j < 5; j++)
		{
			tArray[i].sArray[j].name = sName + nameSeed[j];
			tArray[i].sArray[j].score = rand() % 61 + 40;
		}
	}
}

void printTeachers(Teacher tArray[], int len)
{
	for (int i = 0; i < len; i++)
	{
		cout << tArray[i].name << endl;
		for (int j = 0; j < 5; j++)
		{
			cout << "\t姓名:" << tArray[i].sArray[j].name << " 分数:" << tArray[i].sArray[j].score << endl;
		}
	}
}

int main() {

	srand((unsigned int)time(NULL)); //随机数种子 头文件 #include <ctime>

	Teacher tArray[3]; //老师数组

	int len = sizeof(tArray) / sizeof(Teacher);

	allocateSpace(tArray, len); //创建数据

	printTeachers(tArray, len); //打印数据
	
	system("pause");

	return 0;
}

案例2

案例描述:

设计一个英雄的结构体,包括成员姓名,年龄,性别;创建结构体数组,数组中存放5名英雄。

通过冒泡排序的算法,将数组中的英雄按照年龄进行升序排序,最终打印排序后的结果。

五名英雄信息如下:

		{"刘备",23,"男"},
		{"关羽",22,"男"},
		{"张飞",20,"男"},
		{"赵云",21,"男"},
		{"貂蝉",19,"女"},

示例:

//英雄结构体
struct hero
{
	string name;
	int age;
	string sex;
};
//冒泡排序
void bubbleSort(hero arr[] , int len)
{
	for (int i = 0; i < len - 1; i++)
	{
		for (int j = 0; j < len - 1 - i; j++)
		{
			if (arr[j].age > arr[j + 1].age)
			{
				hero temp = arr[j];
				arr[j] = arr[j + 1];
				arr[j + 1] = temp;
			}
		}
	}
}
//打印数组
void printHeros(hero arr[], int len)
{
	for (int i = 0; i < len; i++)
	{
		cout << "姓名: " << arr[i].name << " 性别: " << arr[i].sex << " 年龄: " << arr[i].age << endl;
	}
}

int main() {

	struct hero arr[5] =
	{
		{"刘备",23,"男"},
		{"关羽",22,"男"},
		{"张飞",20,"男"},
		{"赵云",21,"男"},
		{"貂蝉",19,"女"},
	};

	int len = sizeof(arr) / sizeof(hero); //获取数组元素个数

	bubbleSort(arr, len); //排序

	printHeros(arr, len); //打印

	system("pause");

	return 0;
}
string name; //姓名
int age; //年龄
int score; //分数
};

//值传递
void printStudent(student stu )
{
stu.age = 28;
cout << “子函数中 姓名:” << stu.name << " 年龄: " << stu.age << " 分数:" << stu.score << endl;
}

//地址传递
void printStudent2(student *stu)
{
stu->age = 28;
cout << “子函数中 姓名:” << stu->name << " 年龄: " << stu->age << " 分数:" << stu->score << endl;
}

int main() {
student stu = { "张三",18,100};
//值传递
printStudent(stu);
cout << "主函数中 姓名:" << stu.name << " 年龄: " << stu.age << " 分数:" << stu.score << endl;

cout << endl;

//地址传递
printStudent2(&stu);
cout << "主函数中 姓名:" << stu.name << " 年龄: " << stu.age  << " 分数:" << stu.score << endl;

system("pause");

return 0;
}
上一页8.7 结构体中const使用场景下一页9 内存分区模型

最后更新于4年前

这有帮助吗?